新华社客户端广州11月26电(记者王浩明)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日前迎来建校20周年校庆日,举办办学20周年发展大会,并推出诺贝尔化学奖、图灵奖、菲尔兹奖得主等杰出学者云集的圆桌论坛与系列讲座、中学校长论坛暨“选堂遗韵:全球华语高中生步韵和饶宗颐诗词创作大赛”颁奖典礼、新闻传播院长论坛等一系列高端学术活动,以及城市地标亮灯、中外师生表演等精彩庆祝活动。
2005年,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开创先河,率先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之路,携手于广东珠海建立起中国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、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——北师香港浸会大学。
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陈致表示,20年来学校坚持教研相长,2025年共有15位学者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,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上亦取得新突破。
科研方面,学校持续深化教育合作与协同创新,去年5月携手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与香港浸会大学,共同启动粤港高校“1+1+1”联合资助计划,推动粤港两地深化科研合作,首批15个项目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;产学研基地已累计孵化企业近40家,涵盖低空经济、生物医药等领域,为区域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创新智慧与活力。
据校方介绍,学校师资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,学系专业教师100%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;今年年初启动的“英才100”计划,将在三年内面向全球引进百名杰出学者与青年人才,为学校创新体系持续注入活水。目前学校已与近百所海外知名学府建立合作关系,并于今年1月在美国学术重镇波士顿设立中心,伦敦中心也将于明年1月启用,持续构建全球学术、科研与人才交流的枢纽。
校庆当天,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 Frank、2013年图灵奖得主Leslie Lamport、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n Shechtman、法国国家科学院及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Eric Westhof、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Efim Zelmanov等齐聚北师港浸大圆桌论坛,围绕“AI时代下,科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”展开对话,并与2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就未来科学合作、大学教育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同步举办的新闻传播院长论坛云集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、香港浸会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、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近30所海内外院校的专家学者,共探“智媒共生:AIGC 浪潮下新闻传媒教育的范式创新与路径探索”。
为弘扬饶宗颐治学精神,传承中华传统文化,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,北师港浸大今年5月启动“选堂遗韵:全球华语高中生步韵和饶宗颐诗词创作大赛”,并于校庆日举行第七届中学校长论坛暨大赛颁奖典礼,共44份作品脱颖而出。
融汇中西、贯通古今,是北师港浸大自创校以来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。学校不仅开设了古琴、中华射道等特色课程,更创办了全国首个英文授课的“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”本硕博专业,致力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“文化使者”。今年,学校玉振金声雅乐团还开启了世界巡演,即将前往波士顿、纽约,让世界听见千年雅乐。
校庆日当天,北师港浸大推出《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校史(2005—2025)》《恰同学少年:建校20周年校友访谈》《弦歌廿载:我与北师港浸大的故事》系列新书,以文字铭刻二十年办学征程。当晚,中外师生校友联袂献上精彩演出,全球校友送祝福,广州“小蛮腰”、珠海“日月贝”等城市地标同步亮灯致贺,将校庆喜悦氛围推向高潮。
从当年借址办学、首届仅招收两百余人,到如今实现千亩办学空间、两万余名本硕博毕业生遍布全球、QS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超八成、十强名校输送率约两成,二十年间,北师港浸大与全体师生校友共同探索、并肩成长,构建起融合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,打造了一个辐射粤港澳大湾区、连接全球的优质学术与科研创新高地。
媒体链接:https://h.xinhuaxmt.com/vh512/share/12844964